2014年4月27日下午,温州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对我院丁炳扬教授主持的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温州野生资源植物研究及信息系统开发”进行验收评审。专家组由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植物学会原理事长郑朝宗任组长,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教授级高工、浙江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副院长陈征海任副组长。太阳成集团122cc和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市林业局等合作单位的36位植物学科技人员组成项目验收组。
专家组经过听取项目组汇报、审阅相关资料和植物标本馆现场查验,一致认为该项目已完成合同规定的研究内容和指标,取得了若干有创新性的成果,其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据悉,“温州野生资源植物研究及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是通过全面系统的野外调查与标本采集、文献与标本查阅、分类鉴定与登记、资料分析与研究,探讨了温州野生资源植物的种类组成、地理分布和资源可利用前景,并构建一个权威性的温州野生植物网络信息系统。自2010年7月启动以来,项目组成员逐条查阅了《浙江植物志》(共8卷)、《中国植物志》(80卷126册)和《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英文版》(共25卷)等最新分类学专著,了解文献已经记载的温州野生植物的种类;查阅登记了杭州植物园、浙江农林大学、浙江自然博物馆和浙江大学等植物标本馆历年来采集于温州各地的标本9500多号;在此基础上,先后组织了12次大规模的重点区域考察,和230多次非重点区域的小型考察,参加人员达880多人次,采集植物标本37800号,拍摄照片57600余幅;通过标本的分类鉴定,结合文献和标本查阅,编写了《温州野生维管束植物名录》,共收录210科1022属2708种,其中新种5个(如温州凤头黍、雁荡薹草、浙南茜草等),浙江或温州新记录属种198个(如桫椤、金刚大、天麻等珍稀物种);采用张朝芳教授1984年创立的植物资源可利用前景评估系统对已知用途的1629种野生植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可优先利用的有154种,可利用的有273种,可酌情利用的有526种,先保护再利用的有627种,要严加保护的有104种。最后汇总上述研究结果,开发了浙江省首个地级市资源植物网络信息系统(http://www.wzflora.com),提供系统浏览、科属检索、分布查询和用途查询四个查询检索方式,还增加了手机微信查询系统。为了适应当前快速发展而功能强大的移动通讯技术,项目组成员在手机微信平台上开设一个公共帐号,方便用户随时随地用手机查询野生植物资源信息,更有利于本信息系统在温州市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