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循环研究的新进展-唐剑武研究员为我院师生带来学术讲座
2017年5月22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唐剑武研究员应邀到我院,于10B204会议室做题为“全球碳循环研究的新展:蓝碳的理论与应用”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吴明江院长主持,部分老师和研究生参加讲座。
此次讲座主要围绕蓝色碳汇展开。蓝色碳汇也叫海洋碳汇,是利用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唐剑武研究员从五个方面介绍了蓝碳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湿地水域碳汇研究的重要性,通过多角度实验阐释碳汇相关机理,相关研究成果已应用到生态修复工程中。恢复滨海湿地能增加蓝色碳汇,抵御海平面上升;绿化海滩能减缓气候变化。
蓝色碳汇为生态修复的研究打开了新的一面窗口。通过本次学术讲座,丰富了师生在蓝碳方面的知识,带来了新的研究角度,激发了师生对生态修复领域深入研究的浓厚兴趣。
唐剑武:北京大学学士、硕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美国芝加哥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为该研究所成立100多来的唯一华人终身制PI。担任中美碳联盟主席,长期从事生态系统功能和过程、碳氮循环及海岸带蓝色碳汇研究。帮助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建立中国首个具有模拟气候变化功能的海岸带长期生态研究站。
唐剑武研究员曾在国内于1990年代率先提出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率先开发了国际领先的三种温室气体(CO2、CH4、N2O)同时原位测量技术,开发了用荧光技术在野外直接测量植物光合作用的新方法,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以第一作者发表开创性论文(Tang et al.,2014),修正了传统的生态系统演替理论。已在SCI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60多篇SCI论文,引用总计2500多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