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下午,我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慕名到陈岙村参观调研。
近年来,陈岙村荣耀着“浙江省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首届浙江魅力新农村”、“浙江省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五好村党组织”、“全国十佳文明奋进乡村”、“全国计生协会工作先进单位”及“温州市和谐村居”、“温州市平安示范村”、“温州市文明示范村”等30多项荣誉称号。
教工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除了一位党员博士为70后,其余7名党员都是60年代,是太阳成集团122cc第三届华峰品德奖获得者太阳成集团122cc生物科学教学团队的核心成员;是浙江省生态学重点学科团队的主力成员;也是支部主题建设活动“60”与“90”对撞——服务在“卓越教师”培养中实践“卓越支部”的全体成员。
以生态学视角,认识了一个不同的陈岙村。党员同志们亲身体会陈岙村的荣誉名符其实,生态治理因地制宜,村集体建设以点带面卓有成效,村民别墅小区完胜城市的小区建设。
“如今的陈岙,因治水、护水、兴水而成为生态高地,堪称人水和谐共荣的典范。”
[整理资料]陈岙村:位于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东北端、大罗山南麓山坳,属近海平原水网地带,东南分别相邻于温州市龙湾区海城(梅头)东溪村、埭头村,西邻本镇西岙村。现有常住居民256户、1179人,外来人口3000余人。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85亿元,村集体收入41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32万元,户均拥有小汽车近一辆,集体资产现值逾8000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10年前陈岙村的环境只能用“极差”来形容。陈岙溪还是一条浅浅的溪滩,且是个地质灾害点,根本积不住水。村民们挖坑抽水,抢夺水资源。且一到夏冬缺水时,很多村民就喝不上水了。那时陈岙村房屋布局凌乱,道路不通,违章建筑、垃圾遍地。溪边到处是小电镀厂和冶炼厂,排出的废水不仅有很重的气味,还把溪水都染了色。”
从2002年开始,被工业污染惊醒的陈岙人,在新上任的村支部书记牵头下,“通过治水,靠水吃水”,积蓄大罗山脚下绕村而过的小溪,增加村集体收入。拆除了溪边所有的违章建筑,把工业“赶”进规划后的标准厂房,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治污。在当时整个塘下镇多处缺水的情况下,陈岙村在溪流上游的山谷里筑坝建库,把一股清水蓄起来,用“送水卖水”换来了“第一桶金”。经营乡村,整理两块边角地,拍出3.5亿元的高价,用于新农村建设;全村干部带头转变观念,突破几千年来“祖坟荫儿孙”的习俗,迁移坟墓152穴,整理出20多亩土地,建成了外来务工人员公寓。同时,村里还投资3000余万元,修建“八十坎生态公墓”,将全村范围内满目疮痍的4500余穴坟墓全部迁入。旧村改造,建起媲美城市高档楼盘的农村新社区,村民住上套房,97%的陈岙村村民已经住进了这花园般的别墅小屋,小区建筑以四层为主,局部三、五层采用退台式设计,以庭院为基本单元,景观建设体现了小桥、流水、青山浑成一体的江南风格; 3.3万平方米地下停车库,户均停车位达到1:2.3,实现了人车分流。
开辟蓝海,倚靠陈岙溪和大罗山发展休闲旅游产业…… 据了解,目前陈岙村已成立瑞安市九龙旅游观光有限公司,由村集体占51%股份实现控股,村民个人出资占49%股份,将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及陈岙溪水资源和大罗山生态园,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打造宜居休闲生态村庄,努力实现二次转型升级的“旅游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