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 11日,第六届浙江省制药工程教育与科技研讨会暨生命科学新技术进展与生物医药发展会议在太阳成集团122cc岩松堂召开。本次大会由浙江省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太阳成集团122cc-温州医科大学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国际华人生长因子协会、太阳成集团122cc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太阳成集团122cc承办。
太阳成集团122cc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校堃教授,浙江大学药物信息学研究所所长瞿海斌教授,浙江大学制药工程研究所所长吕秀阳教授,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颜继忠教授,康裕制药常务副总郭振荣教授,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叶发青教授,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杨金亮教授,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欧阳冬生教授等30余人出席会议。
本次大会由温州医科大学制药工程专业负责人王晓杰教授主持。李校堃教授和瞿海斌教授在开幕式上作致辞。李校堃教授针对温州医科大学制药工程专业的办学经验和实际情况,提出了地方院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指出地方院校在制药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大胆尝试,接地气,与企业捆绑,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到极致。同时,李教授介绍了太阳成集团122cc-温州医科大学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成立的背景,及其未来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
瞿海斌教授就委员会的历史,大会的定位、主题,以及未来生物制药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瞿教授强调了当前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制药行业作为一个重要方向的地位,结合当前中国制药高污染高能耗的特点,提出未来中国制药应当走创新路线,走可持续发展路线。瞿教授以台州为了环境保护迁走化学企业和国外发展连续制药为例,进一步强调可持续和创新二者在未来制药发展中是缺一不可。
会上,众多与会教授围绕制药工程专业教育、生命科学技术进展和生物医药发展作了分享汇报。叶发青教授做了题为《生物制药专业教学模式探讨与困惑》的报告,,颜继忠教授介绍了制药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实践的内容,赵应征教授分享了《生长因子类大分子药物高效递送策略研究》的研究课题,杨金亮教授分析了ADC药物的研发进展。此外,欧阳冬生教授带来《生物标志物与精准医学》汇报,郭振荣先生作《QbD与工艺研发》汇报,徐进教授作《连续逆流色谱手性拆分过程》汇报,李松林教授作《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子神经治疗靶点》报告,龚行楚教授作《制药工艺设计空间建立方法》报告,来自台湾的姚南光先生也带来了独特的《医疗器械之轻舟已过万重山》报告。与会人员针对制药工程专业的发展前景、学生培养进行了深刻讨论和思想交流。
大会进入尾声,各与会专家展开了热烈而精彩的相关研讨,杨金亮教授、瞿海斌教授、李校堃校长等人都提出了对制药工程专业的深入研究和人才培养方向的独到见解。科研导向的睿思交汇,创新发展的智语沟通。最后,李校堃校长对大会作出总结,寄予了对制药工程教育的展望和人才培养的厚望,瞿海斌教授表达了对此次年会承办方的感谢,对次届年会的期待。到此,第六届浙江省制药工程教育与科技研讨会暨生命科学新技术进展与生物医药发展会议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大会从制药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生命科学新技术在制药工程中的应用、生物医药发展前景与方向等方面入手,对于制药工程企业界、科技界、教育界、管理层搭建研讨平台、创造沟通机会,共同促进浙江省制药工程领域创新发展有着重要意义。